<strike id="m42yi"><acronym id="m42yi"></acronym></strike>
  • <li id="m42yi"></li>
    <rt id="m42yi"><delect id="m42yi"></delect></rt>
  • 
    
    <rt id="m42yi"><delect id="m42yi"></delect></rt>
  • <bdo id="m42yi"><em id="m42yi"></em></bdo>
    <li id="m42yi"><dl id="m42yi"></dl></li>

    心理咨詢師年底參會指南:這3個坑千萬別踩

    李一

    李一

    2025-05-15 15:33  留光心田熱門創作者
    +關注

    收到很多同行私信:"張老師,年底會議扎堆,選哪個最值?""第一次參會要注意什么?"作為從業12年的心理咨詢師,我參加過37場行業會議,今天用親身經歷告訴你,選會參會有門道,特別是這三個關鍵點,踩中一個都可能白忙活。

    一、選會就像挑西瓜,得看這三點

    去年同事小王花6800參加某機構舉辦的"國際心理峰會",到現場發現:所謂"國際專家"是某不知名小國退休教師,會議手冊錯別字連篇,最離譜的是下午場直接變成保健品推銷會。選會切記:

    1. 查主辦方資質:中國心理學會官網可查正規機構名單

    2. 看往屆資料:要求對方提供往屆會議照片/視頻

    3. 問同行推薦:加入當地心理咨詢師交流群打聽

    二、參會當天這樣做最劃算

    去年參加上海心理年會時,我觀察到資深咨詢師都帶著定制名片盒,而我當時只帶了普通名片。后來發現,這種細節直接影響人脈拓展效果。必備物品清單:

    ? 300g加厚名片(帶個人二維碼)

    ? 便攜記錄本(建議活頁式方便整理)

    ? 充電寶(2萬毫安以上)

    ? 會議重點提前標注的紙質議程表

    三、會后黃金48小時

    去年參會認識的老李讓我印象深刻:會議結束當晚就給我發了整理好的討論要點,三個月后我們合作開辦了親子關系工作坊。會后這樣做:

    1. 當天整理出10條關鍵收獲

    2. 24小時內給新認識同行發定制問候(例:"王老師,今天您說的認知行為療法新應用讓我很受啟發,這是我的案例筆記,請多指教")

    3. 48小時內制定3個落地計劃

    別忘了:現在很多會議提供線上直播,但面談才能獲得督導機會。上個月某線上會議中,北京安定醫院李主任就明確表示:"涉及個案督導的內容,我們只在現場交流。"

    如果你是新手咨詢師,建議先參加本地的案例研討會;有3年以上經驗的,可以瞄準全國性專題會議。記?。簠皇勤s場,質量遠比數量重要。下次見面,希望聽到你說:"這次會議真沒白來!"

    心理咨詢師如何
   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web
    心理咨詢師如何通過行業會議積累人脈

    心理咨詢師如何通過行業會議積累人脈

    一、會前準備:帶著目標“找對人”

    別等到會議當天才臨時抱佛腳。提前研究會議主題和嘉賓名單,圈定你想接觸的人群。比如,如果會議有家庭治療方向的專家,而你正好在做親子關系咨詢,就可以提前查他們的背景資料,找到共同話題。

    建議準備兩種“社交工具”:

    1. 精簡版個人介紹:30秒內說清你的專長和服務方向,比如:“我主要做青少年情緒疏導,擅長用沙盤療法結合認知行為技術?!?

    2. 實用小資源包:U盤存幾份非保密案例的干預思路(隱去個人信息)、常用測評工具表,方便現場分享。

    二、會議現場:用專業姿態“破冰”

    新手常犯兩個錯誤:要么全程低頭記筆記,要么逢人就發名片。真正有效的人脈建立,始于價值互動。

    試試這三個場景:

    茶歇時主動組隊:買咖啡時順口問旁邊的人:“剛聽完王老師講的危機干預案例,您在實際工作中遇到過類似情況嗎?”

    提問環節刷存在感:針對演講內容提出有深度的疑問,比如:“您提到的跨文化咨詢技術,如果來訪者有宗教信仰差異,具體操作時要注意什么?”會后自然會有同行找你討論。

    利用圓桌討論:主動分享一個失敗案例的反思(比如:“我曾用傳統方法處理夫妻冷戰,后來發現需要先評估雙方原生家庭模式”),反而更容易引發共鳴。

    三、會后跟進:把“一面之緣”變成長期關系

    散會時收到一沓名片只是開始,24小時內做好這三步

    1. 分類備注:在每張名片背面記下見面場景(比如:“穿藍色襯衫,對表達性藝術治療感興趣”)。

    2. 個性化跟進:別群發“請多指教”,換成具體內容。例如:“昨天您提到想了解OH卡牌在團體輔導中的應用,我整理了一份操作清單發您郵箱?!?

    3. 制造二次接觸:兩個月后看到相關文章,可以轉發并附上觀點:“這篇研究提到音樂療法對焦慮癥的效果,和您之前說的觀點特別契合。”

    四、維護關系的“小心機”

    人脈不是“存名片”,而是“養關系”。幾個低成本但高效的方法:

    定期輸出專業內容:在朋友圈分享行業動態時@相關人,比如發一條:“最新發布的《2023心理健康白皮書》提到職場壓力數據,和上周李老師討論的內容呼應上了?!?

    牽線搭橋:發現兩位同行業務互補時,主動介紹他們認識。比如:“張老師做企業EAP項目需要測評系統,劉姐你們團隊不是剛開發了新工具嗎?”

    線下小聚:遇到同城同行,可以組個6人內的案例督導局,輪流帶點心或水果,輕松氛圍更容易拉近距離。

    行業會議就像心理咨詢師的“資源樞紐站”,關鍵是用專業能力打底,用真誠態度鏈接。當你帶著“我能為別人提供什么”的心態去交流時,人脈自然會像滾雪球一樣積累起來。

    評論0

    “無需登錄,可直接評論...”

    500字以內
    發送

    相關文章

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白城市| 昆明市| 松阳县| 天台县| 辉县市| 宣城市| 利川市| 嘉兴市| 喜德县| 安徽省| 泗阳县| 清苑县| 泾阳县| 察哈| 军事| 平邑县| 大名县| 尤溪县| 吴旗县| 隆化县| 凤山市| 临澧县| 龙川县| 德保县| 远安县| 正蓝旗| 潜江市| 合作市| 溧阳市| 腾冲县| 基隆市| 于都县| 祥云县| 翼城县| 永泰县| 星子县| 安仁县| 乌兰浩特市| 罗田县| 安徽省| 昌黎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