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trike id="m42yi"><acronym id="m42yi"></acronym></strike>
  • <li id="m42yi"></li>
    <rt id="m42yi"><delect id="m42yi"></delect></rt>
  • 
    
    <rt id="m42yi"><delect id="m42yi"></delect></rt>
  • <bdo id="m42yi"><em id="m42yi"></em></bdo>
    <li id="m42yi"><dl id="m42yi"></dl></li>

    2024年心理咨詢師報考學歷要求,這四類人別踩坑

    李子勛

    李子勛

    2025-05-09 16:48  留光心田熱門創作者
    +關注

    收到很多私信:"老師,我是大專學歷能考心理咨詢師嗎?""非心理學專業要不要先考研?"今天我就把行業最新要求掰開揉碎講明白,手把手教你看懂報考門檻。

    先說現狀:2023年人社部剛更新的《心理健康指導師職業標準》明確規定,報考需滿足以下三條之一:

    1. 心理學/教育學/醫學本科畢業(應屆生也可)

    2. 大專學歷+2年相關工作經驗

    3. 持有老版三級心理咨詢師證+繼續教育證明

    重點來了!有四類人特別容易踩坑:

    第一類:中專學歷想直接考證的。現在必須通過成人高考/自考先提升到大專,最快2年半能拿證。有個學員就是幼師中專畢業,去年報了網絡教育,現在已經在社區做心理疏導了。

    第二類:寶媽想轉行的。有個真實案例:李姐38歲,高中學歷全職帶娃,去年先考了健康管理師證積累經驗,今年剛好滿足大專學歷+2年健康行業工作經歷,順利報考成功。

    第三類:藝術類/工科專業想轉行的。建議先修120學時培訓課程,像中科院心理所的基礎班才2800元,學完還能抵扣繼續教育學時。記住要選有辦學資質的機構,別信那些"“抱過”"的騙子機構。

    第四類:50歲以上想考證的。不是不讓考,但要考慮投入產出比。去年有位52歲阿姨花3萬報班,結果發現線下咨詢機構更看重45歲以下的咨詢師。建議這個年齡段的先做公益咨詢積累案例。

    未來三年有個重要變化:2025年起所有報考者必須完成80學時倫理培訓。有個省錢訣竅——現在報班記得選包含倫理課程的套餐,能省下2000多塊補課費。

    接地氣建議:如果你是護理專業大專畢業,在醫院工作過,趕緊把勞動合同準備好;自考本科的記得學信網認證要提前3個月申請;非相關專業的最好有社區志愿服務經歷,這些都能算"相關工作經驗"。

    親情提示:別被"不限學歷"的廣告忽悠,現在正規考試都要學信網可查的學歷。有個粉絲去年被騙了9800元報名費,就是因為輕信了"交錢“抱過”"的承諾。記住,踏踏實實提升學歷才是正道。

    心理咨詢師資格
   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web
    心理咨詢師資格證考試難度大嗎?35歲轉型真實經歷分享

    心理咨詢師資格證考試難度大嗎?35歲轉型真實經歷分享

    "考個證就能當心理咨詢師?" 這話我三年前在小區樓下親耳聽見兩個遛彎大媽討論。當時剛過完35歲生日的我正糾結要不要轉行,聽到這話心里咯噔一下。今天就掰開揉碎了說說這事兒,給想轉行的朋友當個參考。

    一、這考試到底難不難?

    廢話不多說:比考駕照難,比考公務員簡單。基礎理論考《心理咨詢基礎》和《操作技能》兩門,題目就像測視力表——前幾行字兒大清楚,越往后越考驗真功夫。普通心理學、發展心理學這些基礎概念,認真看書就能拿下;但遇到案例分析題,就像突然讓你調解鄰居家的婆媳矛盾,得把書本知識揉碎了用。

    去年備考時認識個開面館的老李,每天凌晨三點和面間隙摸手機刷題。他說最頭疼倫理守則部分:"保密原則聽著簡單,真遇到熟人來看病咋辦?題目里挖的坑比我家面湯上的油花還多。"后來他硬是把300多道倫理題做成便簽貼滿廚房,現在見面還打趣說"一碗牛肉面換一道案例分析"。

    二、35歲轉行晚不晚?

    咱們這歲數轉行,優勢劣勢都明顯。去年參加培訓時班里30多人,有剛畢業的學生,也有我這個歲數的會計、教師、銷售。帶孩子的王姐說得好:"咱們這把年紀見過的世面,就是最好的咨詢素材。"確實,處理過婆媳矛盾、職場站隊、孩子叛逆這些破事兒,跟來訪者聊天時更能接住話茬。

    不過得做好三個準備:一是錢包瘦身,考證培訓費加督導費夠買輛二手小汽車;二是時間管理得像趕集,我當年是早上六點背理論,午休練傾聽技術,晚上拿自家老公當"模擬來訪者";三是得耐得住寂寞,頭半年基本在社區做免費咨詢練手,跟當實習醫生那會兒似的。

    三、備考路上防坑秘訣

    1. 選培訓機構要像買菜挑西瓜——先拍兩下聽響兒。去年有家機構承諾"“抱過”班",結果教材用的還是2015年老版本,連新版《精神衛生法》內容都沒更新。

    2. 刷題別學猴子掰玉米。有朋友買過七八本題庫,說一千,道一萬發現60%題目都是重復的。認準中科院心理所推薦的藍皮題庫,再配個錯題本比啥都強。

    3. 實操練習別光在屋里對墻練。我在菜市場觀察大媽砍價練共情能力,在幼兒園門口聽家長嘮嗑學溝通技巧,接地氣的訓練比死記硬背管用。

    現在每天接待來訪者,經常遇到同齡的轉行者咨詢考試經驗。有個大姐說得好:"考證就像學游泳,光在岸上看教程沒用,得撲騰幾次喝幾口水才行。"這話糙理不糙,想轉行的朋友不妨先去醫院心理科當志愿者試試水,看看自己是不是真能吃這碗飯。

    評論0

    “無需登錄,可直接評論...”

    500字以內
    發送

    相關文章

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瑞昌市| 揭阳市| 昭通市| 大埔县| 乌拉特前旗| 滨海县| 济源市| 农安县| 沾益县| 盐城市| 许昌市| 奉贤区| 五寨县| 平谷区| 双桥区| 康乐县| 连江县| 淳安县| 福州市| 大新县| 洪洞县| 定襄县| 上饶市| 钟祥市| 雅江县| 上虞市| 金秀| 重庆市| 南木林县| 邵东县| 绥芬河市| 肃南| 嘉禾县| 娄烦县| 梁山县| 墨竹工卡县| 柳江县| 甘谷县| 民权县| 崇文区| 合作市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