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年找我咨詢證書報考的學員里,10個有8個都會問同一個問題:"老師,心理咨詢師證書到底分幾個等級哈?"說實話,這個問題背后藏著太多人走過的彎路。今天就給大家說點掏心窩子的話,看完能幫你省下至少5000塊冤枉錢。
現在市面上能考的證書主要有三種類型:
1. 中科院心理所的《心理咨詢師基礎培訓證書》
2. 人社部教培中心的《社會心理服務(初級)證書》
3. 各類協會組織的專項技能證書
注意了!自從2017年國家取消二三級考試后,現在根本沒有"高級心理咨詢師"這種官方認證。但很多培訓機構還在用"考高級證書""分五個等級"的話術忽悠人。我去年就遇到個大姐,花9800報了所謂"三級心理咨詢師",結果拿到的證書連培訓機構自己都說不清發證單位。
真實情況是:目前行業認可度最高的是中科院的證書,雖然不分等級,但要求必須參加不低于192課時的系統培訓。考試通過率基本在60%左右,去年下半年全國統考的通過線是60分,但實際要考到75分以上才算真正掌握基礎知識。
哪些人最容易踩坑呢?
第一類是著急轉行的寶媽,很多機構會用"考高級證書就能開工作室"當誘餌;
第二類是剛畢業的學生,容易被"國家認證""帶補貼"等話術吸引;
第三類是想兼職的心理愛好者,常常被"“抱過”""免考"的承諾蒙騙。
建議大家在選擇證書時重點關注三點:
1. 培訓課程是否包含300小時以上的實操訓練
2. 發證單位是否在人社部備案公示
3. 有沒有線下考試和論文答辯環節
別忘了:今年開始多地已出現考證騙局新套路,有機構聲稱交錢就能拿"國際認證證書",結果學員去國外網站根本查不到記錄。記住,凡是不用學習就能拿證的,99%是假證。
對了說個真實案例:我表妹去年報班時,兩家機構報價相差3倍,貴的說包含"高級督導課程",便宜的承諾"不過退費"。結果她選了中間價位的正規機構,完整學了6個月,現在已經在社區心理服務站做志愿者積累了200多小時咨詢經驗。

國家取消心理咨詢師考試后,這4種證書千萬別考
這兩年不少想入行的朋友發現,人社部的心理咨詢師職業資格考試確實取消了。現在市面上冒出五花八門的證書,我親眼見過有朋友花七八千塊考了個廢紙般的證書。今天就給大家扒一扒哪些證書千萬不能碰,手把手教你怎么避雷。
第一種:山寨協會的"野雞證"
某某國際心理協會、全球心理健康聯盟…這些聽著唬人的機構,很多都是在境外隨便注冊的皮包公司。去年有個學員拿著某協會的"高級心理咨詢師證"去應聘,結果用人單位直接回復:"我們只認中科院心理所和中國心理學會的培訓證明"。
第二種:培訓機構自產自銷證
有些機構玩起"一條龍"服務——交錢上課就送證書。這類證書最大的問題是缺乏行業認可度,有些甚至連課程內容都是東拼西湊的。重點看發證單位:如果是XX教育公司、XX培訓中心發的,基本可以直接pass。
第三種:來路不明的國際證書
某些機構打著"國際認證"旗號,實際連發證機構所在國的官方認證都沒有。有個真實案例:某機構宣稱的"美國心理咨詢師證",經查證發證單位注冊地竟是個居民信箱。記住,真正的國際認證必須能在該國衛生部門官網查到備案。
第四種:承諾"“抱過”包就業"的證
越是強調"100%通過""推薦就業"的越要警惕。正規的心理咨詢培訓至少要200學時以上,那些宣稱"三天拿證""零基礎速成"的,本質上就是在賣證。有位受害者透露,花9800元買的"就業保障班",對了只得到張連公章都沒有的A4紙。
現在靠譜的選擇有兩個方向:一是參加中科院心理所繼續教育學院的培訓項目,結業證明在業內認可度較高;二是走中國心理學會的注冊系統,雖然門檻較高但含金量足。實在拿不準的,可以到當地衛健委官網查詢備案機構名單。
重點提醒:與其急著考證,不如先系統學習《普通心理學》《發展心理學》等基礎課程。很多正規醫院的心理門診都招收見習生,實地接觸案例比紙上談兵強得多。有家社區心理咨詢室負責人說過:"我們招人主要看實操記錄和個案分析能力,證書只是參考項。"
評論0
“無需登錄,可直接評論..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