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小標題一)工作日常大不同
心理咨詢師更像"情緒醫生",需要做咨詢記錄、制定疏導方案。我接過的案例中有備考焦慮的學生,也有產后抑郁的新手媽媽。而育嬰師更像是"科學帶娃管家",既要會沖奶粉、做撫觸,還要教家長早教游戲。上周剛幫客戶制定了0-1歲輔食添加表,還要處理紅屁屁這些突發狀況。
(小標題二)收入對比要算細賬
在北京,新手心理咨詢師時薪80-150元,但前期需要大量免費咨詢積累案例。我現在每月穩定接20個線下咨詢,加上線上平臺分成,月入1.2萬左右。育嬰師工資更穩定,住家育兒嫂普遍8000-15000元/月,我考了高級證后帶過三個寶寶,現在時薪能到80元。
(小標題三)考證避坑訣竅
重點提醒三個別上當點:①心理咨詢師要認準中科院心理所的證書,那些"包就業"的機構別信;②育嬰師證必須是人社第三方鑒定站的,有些母嬰機構自己發的證根本沒用;③實操課一定要選帶線下實習的,我當初在月子中心實操了200小時才敢接單。
(小標題四)哪些人更適合?
心理咨詢師適合:有耐心聽人傾訴的、喜歡研究心理學的、想彈性工作的。育嬰師更適合:喜歡小孩子的、做事細致的、想快速入行的。像我這種急性子,帶娃時就改掉了毛手毛腳的毛病。

育嬰師證考試全流程:從報名到接單的30個注意事項
想考育嬰師證卻不知道從哪下手?干了5年月嫂的劉姐手把手教你少走彎路。今天不說虛的,直接上干貨,照著做準沒錯!
一、報名前的7個關鍵點
1. 先看自己夠不夠格:滿21周歲+初中以上學歷是硬門檻,別聽機構忽悠破例報名
2. 健康證比證書更重要:提前辦好帶"預防性體檢"字樣的證件(婦幼醫院都能辦)
3. 別信"“抱過”"機構:認準人社局備案的培訓學校(上當地人社局官網查名單)
4. 學費別超過2500:包含教材+培訓+考試費才算合理
5. 合同要看三條款:補考費用明細、退費規則、就業推薦承諾
6. 報周末班最劃算:既能帶娃又能學技能,“上岸人”都這么選
7. 警惕額外收費:實操耗材費超過200塊就要當心
二、學習階段的10個竅門
8. 重點先抓新生兒護理:嗆奶急救、臍帶消毒這些必考又實用
9. 備個錄音筆:老師現場演示的撫觸操步驟回家反復聽
10. 奶粉沖泡記口訣:"一量二溫三搖晃,手腕試溫不能忘"
11. 自制知識卡片:把輔食添加時間表做成手機壁紙
12. 找鄰居練手:免費給小區寶媽做被動操,積累實操經驗
13. 記牢5個關鍵期:語言敏感期(0-3歲)等發展階段必考
14. 買二手教具:某魚上50塊能淘到整套嬰兒模型
15. 重點看2019版《育嬰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》
16. 加入備考群:交換各地最新真題最靠譜
17. 每周模擬考:用駕考寶典刷題效果意外好
三、考試當天的7個細節
18. 提前30分鐘到考場:要核對健康碼+簽到+抽工位
19. 穿對衣服很重要:圓領T恤+運動褲+護士鞋最合適
20. 實操考試小技巧:邊操作邊口述得分更高
21. 別忘帶三證:身份證原件+準考證+健康證明
22. 遇到突發別慌:去年有考生忘帶奶粉,用面粉代替也過關了
23. 時間分配訣竅:理論題控制在90分鐘內,留半小時檢查
24. 爭議題處理法:選最符合"安全第一"原則的選項
四、拿證后的6個接單門道
25. 先接短期單:從3天月嫂單開始試水最穩妥
26. 必備三件套:工作服要帶口袋的,裝體溫計和記錄本
27. 定價參考公式:當地月均工資÷22天×1.5倍
28. 建案例相冊:把服務過程拍照存證(需經家長同意)
29. 必備神器推薦:帶夜光的喂奶記錄表家長最愛
30. 定期回訓:每年去婦幼保健院聽免費講座更新知識
我強調一點:現在很多家政公司要求雙證上崗(育嬰師證+催乳師證),有條件可以一起考。遇到要收"掛靠費"的中介直接拉黑,正規平臺都是免費登記。剛開始接單別挑活,積累10個好評后身價自然漲。記著隨身帶個應急包:碘伏棉簽、防水創可貼、體溫貼這些關鍵時刻能救急。
評論0
“無需登錄,可直接評論..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