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trike id="m42yi"><acronym id="m42yi"></acronym></strike>
  • <li id="m42yi"></li>
    <rt id="m42yi"><delect id="m42yi"></delect></rt>
  • 
    
    <rt id="m42yi"><delect id="m42yi"></delect></rt>
  • <bdo id="m42yi"><em id="m42yi"></em></bdo>
    <li id="m42yi"><dl id="m42yi"></dl></li>

    引導和領導對人的影響

    蘭曉雅

    蘭曉雅

    2022-11-11 08:00  留光心田熱門創作者
    +關注

    如果只關注沒有價值或沒有生命的東西,切斷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,可能將阻止個體的發展。有一些人虐待動物,就是因為他/她缺乏安全感;如果他/她能設身處地站在其他/她生物的立場上,產生認同,就不會發生這樣的虐待行為。人如果缺少社會感與移情能力,在與他人發生關系時,就只會為自己著想,只留意那些沒有意義或價值很小的東西,對別人的種種情緒沒有絲毫興趣。極度缺乏社會感和移情能力的人,個體會徹底拒絕與他人進行合作。

    個人怎樣對另一個人的行為產生影響呢?個體心理學認為,這個現象是伴隨著精神生活產生的。只有人與人之間能夠相互影響,人類社會生活才成為可能。這種相互影響在一些情形中格外強烈,如老師和學生、父母和子女、丈夫和妻子等。在社會感的作用下,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比較樂意接受環境的影響,影響者如果非常在意被影響者的權力,那他就會更加自愿接受這種影響。影響者如果在傷害對方,那這種影響就無法維持很久。想要最大限度地影響某人,就一定要讓某人覺得他的權力獲得了保障,這是教育學上的一個相當重要的觀點。行得通的教育方式有很多種,但遵循以上思想的教育方式一定與人最原始的本能相符臺,這種本能使自己感覺到自己與他人、自己與宇宙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。脫離社會影響并不是一件偶然為之的事情,當事人在決定之前內心一定會有一番激烈的斗爭。在這個斗爭的過程中,他與周圍環境的聯系逐漸淡化,直至成為社會的對立面。這個時候對他施加影響非常困難,甚至可能性為零,不管什么形式的影響都是這樣。這時一個戲劇性的情景將出現在我們面前:他會抗拒或反擊任何想要對他施加影響的行為。面對教育者對自己的影響,那些覺得自己受到環境壓制的人會產生抗拒情緒。然而在某種情況下,外部壓力有時候非常強大,以致能清除一切阻礙,導致權威的影響地位牢不可破,受影響者依舊選擇繼續順從。不過這種順從對社會沒有任何好處,有時還會以非常荒誕的形式表現出來,可能會導致服從者無法適應生活。也就是說,服從者習慣了無條件的順從,一旦離開了別人的指引就不知道怎么辦,也不知道如何思考。這種無條件的服從會產生嚴重的后果,其危險在于他們會輕易被人掌控,甚至淪為犯罪的工具。

    相關推薦

    ? 溫馨提示:本文由作者流光心田心理咨詢網創作,未經著作權人允許,禁止轉載。

    評論0

    “無需登錄,可直接評論...”

    500字以內
    發送

    相關文章

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天台县| 德惠市| 双柏县| 望奎县| 凉山| 中山市| 四会市| 静海县| 策勒县| 财经| 文昌市| 海盐县| 池州市| 千阳县| 甘南县| 临澧县| 洛隆县| 北安市| 胶南市| 伽师县| 佳木斯市| 那曲县| 彰化县| 安平县| 两当县| 土默特左旗| 呼和浩特市| 临海市| 礼泉县| 新干县| 宜良县| 莲花县| 巴马| 尤溪县| 孙吴县| 仙桃市| 鹿邑县| 景德镇市| 江城| 甘德县| 凤阳县|